首页 应解人间不自由

第34章 萧红与她那用“身体”写作的情人

字体:16+-

张莉博士对萧红的文学有如下评价:

她的小说里几乎从不提自己身上的不幸,她绝不通过舔舐自己的伤口来感动他人。很多小说家常常用“真实材料”写自己,起初,也许这些材料看来是坚固的,但很快它们就会挥发和风化,变成泡沫和垃圾,不值一提。萧红不是这种作家,她绝不将自己的不快和疼痛放大并咀嚼。相反,她对他人的快乐和不幸念念不忘,并抱有深深的同情和理解,所以,一拿起笔,她身上的一切负累都神奇地消失了。[46]

曾经有不少被称为“用身体写作”的作家,好炒作新闻。其实,这一风气在民国时期就有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学家张荫麟,他写了一篇《所谓“中国女作家”》,对以冰心为代表的“立于女子之传统的地位而著作”的“女士”们极尽嘲讽之能事,说她们不过是前代袁枚“女弟子”之流,“言作家而特标女子,而必冠以作者之照相”,“作品署名之下必缀以‘女士’二字”,而所书写者,莫非“毫无艺术意味之Senti-mental rubbish”(按,直译为“感性垃圾”,参考王蒙译法,则不妨译作“过期酸馒头”),以中学生作文标准衡量,“至多不过值七十分”。[47]

不是说这样完全不对,但格调确实不高。文学固然与人有关,但只用所谓真实材料的亲身经历去创作,不仅身在山中,一叶障目,往往还会沉迷其中,忘记文学真正的使命。写作一旦消除了时间,或者不能写出时间中的人,作品必然不会坚固。

萧军,本姓刘,十五岁时受父母之命娶了妻,但在1932年2月5日,他将妻子与两个女儿送回老家,自己来到哈尔滨,给妻女留下一封信,自称要去参加抗日,未来行踪不定,老婆可以再嫁,但我反正不会再回来,也不会再管你们了。半年后,抛妻别子的萧军见到了萧红,据他的回忆录中说:“似乎感到世界在变,季节在变,人也在变,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人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然后,萧军跟孕妇萧红开始了新的爱情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