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汉武帝之后,有四大势力逐步登上西汉的历史舞台。
第一个势力,是儒生。
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得公羊儒学代替黄老之术,成为了西汉官方认证的正统学说。
在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们对顾命大臣之一的桑弘羊发起了进攻,他们反对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垄断主义,要求天子奉天法古、与民更始。在滔天的舆论压力下,汉昭帝虽然没有废除盐铁专卖,但还是停罢了朝廷对酒水的专营,以此作为对儒生们的让步。
在“昭宣中兴”时期,西汉朝廷的宰相一职已经被儒生们垄断,宣帝一朝六位宰相,皆是儒学信徒。
汉宣帝是一位雄猜之主,自幼因“巫蛊之祸”流落民间,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自然不会对儒家学说偏听偏信。面对朝堂上逐渐壮大的儒学势力,他隐隐感到不安,就引入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势力,用来制衡这些儒家大师们。
这就是第二个势力,宦官。
汉代宦官得势,始自宣帝之世。因为汉宣帝认为宦官是阉人,无儿无女,不会有篡位野心,在朝中又孤立无党,只能依附皇权之上,所以他提拔宦官石显为中书官,用以制衡儒臣,维持朝局平衡。
儒生们自知无法撼动心如铁石的汉宣帝,就把目光放在了汉宣帝的儿子刘奭身上,一代大儒萧望之为太子老师,希望能将他培养成一个纯正的儒家信徒。
有次,汉宣帝要杀两个儒生,太子刘奭就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汉宣帝大怒,骂了句旷世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宣帝说罢,顿了一顿,长叹了句:“乱我家者,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