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想要具备其价值,需要有行动来支撑。只发芽而不结果实的花木,通常无心无髓。哪棵树有果实之利,哪棵树只有遮阴之用,人们应该加以分辨。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27
如果你来做这样一个试验: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哥立奇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那个职员会平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
可以说他绝不会。相反他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你不是指俾斯麦吧?
为什么不叫别人去做呢?
他是过世的人吗?
急不急?
我是否把书拿来,由你自己来查?
你为什么要查他?
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一个职员帮他查哥立奇的资料,然后又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
当然,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都在把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地。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地行动,你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
在美国曾经广泛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把信带给加西亚。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