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塞尔伯恩博物志

第6章 致托马斯·彭南特的书信(5)

字体:16+-

以下是欧石鸻的情况:欧石鸻通常一次产两枚卵,最多不会超过三枚。它们不筑巢,往往将卵产在田间**的地面上。因此,这些卵往往都会毁在耕田的农人手里。雏鸟会像鹧鸪一样,一出生便飞快地从壳边跑开,跟着雌鸟躲进燧石地。那些石缝,便成了它们最佳的藏身之所。因为这种鸟的羽毛跟这里灰斑点点的燧石十分相近,所以即便最细心的观察者发现了雏鸟,也可能被它们逃脱。欧石鸻的卵短而圆,表面呈土白色,间或杂有暗红斑点。虽然我可能无法为您捉一只,但我随时都可以为您指一只出来。无论哪天,一入夜,您可能就会听见它们在村子周围欢唱,其叫声或许能传到一英里以外。它们的腿肿得就跟那些患痛风的人一样,所以也译作“厚膝鸻”,真是贴切又传神。丰收季节后,我曾在猎犬的帮助下,在芜菁地里射到过这种鸟。

我一直以为鹪鹩分三种[60],其中的两种我非常熟悉,但第三种却一直无法得到。我熟悉的那两种鸟叫声极为不同。两种鸟的叫声如此悬殊,我还从未在别处见到过。一种鸟叫声欢快甜美,另一种却粗粝刺耳。而且,前者的体型比后者大,身长比后者多0.75英寸,体重为2.5打兰[61]。后者仅重2打兰。因此,啁啾而鸣者比叫声甜美者轻五分之一。据我的日记记载,啁啾者(它是夏季最早开始鸣叫的鸟,不过,歪脖鸟有时也会抢在它前面。)三月中开始啼鸣,会由春入夏,一直鸣唱到八月底。这两种鸟中,体型较大的那种鸟的腿呈肉色,体型较小的鸟的腿则是黑色的。

上周六,蝗雀[62]便开始在我的田里“咝咝”而鸣。虽然相隔百码,但这种小鸟的低鸣却仿佛近在耳畔。但它若真的在你耳畔,那叫声也不会比之前大上多少。我要是对昆虫不熟悉,不知道此时蝗虫还未孵化的话,根本无法相信在灌木中低鸣的,竟是蝗雀。可你若告诉村民这是鸟叫声,那定会引来他们的嘲笑。蝗雀很狡猾,常躲在最茂密的灌木丛中,即便距人仅一码远,也会唧唧而鸣。为了捉住它,有时我只得请人绕到它常出没的篱笆那头。可一旦如此,它就会立刻逃窜,趁我们还在一百码外时,便像老鼠般潜入荆棘丛深处。它从不在人前现身,只有万籁俱寂的凌晨时分,才会在枝头振翅而鸣。雷先生虽然不了解这种鸟,却引用了约翰逊先生对它的描述。不过,后者显然将其与柳鹪鹩(reguli non cristati)混为一谈。要知道,这两种鸟其实差别很大。关于这一点,可参见雷的《哲学书简》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