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向天的倾诉

第11章 周一波画人物

字体:16+-

周一波先生要出版画册了,请我写几句话。我要告诉读者的是,对这本书你千万不要只当画来读,从这里读出来的是人生。

未见其人前先见过他一本书法集。我一下为他的字所吸引,苍劲、悲怆、稳重,线条极富张力,墨色或枯或淡,总之不肯走什么饱满、圆润之类的常轨。那时我正有感于社会上常有许多无名的好字,脑子里转着想编一本《无名书法家集》,一波当时也还属无名。再一打听,他本来就不是书画界的人,而是一位市委书记,管着陕北的那片黄土高坡。几年以后初见面,我又是一惊。他既不是画家型的儒雅风流,也不是官员型的指点江山。他言语木讷,神情谦恭,中等个,人略瘦,肤微黑,脸上看不出艺术家的光彩,也没有高官的光环,倒像一个未脱农民味的乡镇干部。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和副省级干部?(其时他在艺途和仕途上又都进了一步。)我这个老记者曾阅人无数,就努力用目光扫描着他的全身,想找出一点答案。

答案就在他的画册里。我一边细品着这本书,一边与他聊天。这是一本写意人物,既然是写意,就是舍形而取意,“意”即意境。画我不大懂,做文章的意境,我是分为三层的,即:形境、情境、理境。大致类似绘画的工笔、写意和抽象(如漫画、毕加索的画等)。一波的写意是捕捉黄土地上农民生活的情与理,而对形却尽量舍去。你看他的人物,脸上几乎没有五官,全靠人物的势态传神。一幅《卖柴图》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山里汉在集市上守着一担柴火等人来买。一根扁担横穿,两捆柴火落地,他正坐在扁担上。这时故事来了,一般情景是卖柴人焦急地等待买主上门,或高声叫卖,或疲倦地观望,或无奈地抽烟。但是现在这个卖柴人却掏出一把口琴,忘情地吹了起来。周一波说:“那就是我。”是写他小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