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嫉羡与感恩

第12章 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1948)(4)

字体:16+-

在我开始精神分析工作之初,我的兴趣集中在焦虑及其诱因上,这样的兴趣让我可以更容易地去了解攻击性与焦虑之间的关系。[33]对幼童的分析(为此我发展了游戏的技术)支持了这一研究方向,因为这些分析显示:只有靠分析幼童的施虐幻想与冲动,并且对存在于施虐性与焦虑诱因中的攻击成分有更多的认识,幼童的焦虑才能获得缓解。如此较完整地评估攻击性的重要性,使我获得了一些特定的理论性结论,这些结论曾发表在我的论文《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Early Stages of the Oedipus Conflict,1927)上。在该文中我就儿童的正常发展与病理发展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在生命第一年出现的焦虑与罪疚感,和内射与投射的过程密切相关,也和超我的发展及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初阶段密切相关。还有,在这些焦虑中,攻击性以及对它的防御机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

大约1927年之后,循着这些方向,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的工作者展开了进一步的工作。在该学会中,许多精神分析师利用密切合作的工作方式,为了解攻击性在心理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做出了无数的贡献。[34]然而,若对精神分析思考作一个纵览,过去10-15年中,这个方向上的观点改变则显得如凤毛麟角一般稀少了。不过,近来这些思想已日渐增多。

对攻击性进行不同以往的新工作,所带来的结果之一是认知到修复倾向的主要功能,也就是生本能对抗死本能的一种表现。从此,我们不仅可以用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破坏冲动,对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互动也有更完整的了解,更因此对力比多在所有心理与情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本篇文章里,我已经清楚阐释了我的主张:死本能(破坏性冲动)是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我对于导致焦虑与罪疚感的过程所进行的说明中,也暗示了破坏冲动所朝向的原初客体也是力比多贯注的客体;而且,正是攻击性与力比多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既是两种本能的两极对立,也是两者的融合)引发了焦虑与罪疚感。这种相互作用的另外一个层面是力比多对破坏冲动的缓和作用。力比多与攻击性两者互动的最佳状态,意味着死本能的永恒活动而产生的焦虑,虽然从不止息,却受到生本能力量的对抗,并且确保其不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