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癔症案例分析的片段》(Fragment of an Analysis of a Case of Hysteria)这篇文章中,弗洛伊德(1905)用以下方式定义了移情情境:
“什么是移情?它们是在分析进行中,被唤起并被意识到的冲动与幻想的新版本或是新摹本(facsimile),但是它们具有以下特殊性——代表了它们的属性:它们用医生这个人替换了某位较早时候的人,换句话说,一套完整系列的心理经验被重新唤起了,它不被视为属于过去的经验,而是被套用在当下的这个医生身上。”
移情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生命的进程中,并且影响着所有的人际关系,不过此处我只关注在精神分析中移情的各种表现。精神分析程序的特殊之处在于:当通往病人无意识之路开始展开时,他的过往(在其意识与无意识的层面)逐渐被重新唤起,因此他想要转移其早期经验、客体关系与情绪的迫切感再次得到增强,并且聚焦在精神分析师身上。这意味着病人通过利用和早年情境中一样的机制与防御,来处理被重新激活的冲突与焦虑。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进入无意识越深,能够将分析往回追溯得越早,我们对移情的了解也将会越多。因此,简短地介绍我关于发展最早阶段的结论,与本文的主题是切合的。
最早的焦虑形式,其本质是迫害性的,内在死本能的运作(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朝向有机体本身)引发了被灭绝的恐惧,这也是被害焦虑的最初成因。而且,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此处我不关心出生前的过程),对客体的破坏冲动激发了害怕遭受报复的恐惧。这些内源性的被害感由于那些外在的痛苦经验而被加强了;因为从生命开始,挫折与难受的体验激起了婴儿“正遭受到敌对力量(forces)的攻击”的感觉。因此,婴儿在出生时所体验到的感觉,以及调适自己适应全新环境的困难,引发了被害焦虑。出生后接受到的舒适与照料(特别是第一次哺乳的经验),在感觉上是来自好的力量。谈到“力量”,我使用了相当成人化的词语,以代表那些被婴儿模糊地感觉为客体(不论是好是坏)的东西。婴儿将满足与爱的感觉指向“好”**,并将破坏冲动与被害感指向令他感到挫折的对象,也就是“坏”**。分裂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正是最活跃的时候,爱与恨就如同**的好与坏的两面,是被远远地互相分开的。婴儿相对的安全感的基础是将好的客体转变为理想的客体,作为一种保护以免受到危险客体与迫害客体的伤害。这些过程,也就是分裂、否认、全能与理想化,活跃于生命最初的3-4个月时,即“偏执——分裂位置”(1946)。通过这些方式,在最早的阶段,被害焦虑及其必然结果——理想化,根本地影响着客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