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1]
对某些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
这是梅兰妮·克莱因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首次对生命最初三个月所发生的精神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前,这段最初的时期叫作偏执位置,在此被重新命名为偏执——分裂位置。在《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一文中,仅在与抑郁位置对比时,对其做了摘要的描述。梅兰妮·克莱因在此文中,详加陈述了早期自我的特征,及其客体关系与焦虑的形式,借此阐释了(其中最重要的)分裂状态、理想化、自我的崩解,以及与分裂有关的投射过程的本质,对于最后这一点她开始引用“投射认同”这个词(下文将会讨论这个概念),而且对于了解精神分裂症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这篇文章对于一些心理过程,特别是导致精神分裂的解离与去人格状态的分裂机制,提供了最早的详细说明。它也讨论了关于分析分裂状态的技术。她在晚期的著作《嫉羡与感恩》中,再次回到这个主题上。
在对偏执——分裂位置的说明中,分裂是关键的概念。追溯梅兰妮·克莱因关于分裂的想法在数年间的发展,可能相当有趣。分裂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她最早出版的文章《儿童的发展》中,她评论了裂解客体的坏方面这一现象,以便将它以好客体来进行保存。她观察一个小男孩,他的巫婆形象是来自母亲形象的崩解,为了将她保留住,这个巫婆形象是他所爱的母亲裂解分离出来的。在《儿童精神分析》(1932)中,这种分裂的方式被视为相对的成熟过程,发生在施虐性减弱的时候。它使儿童能够复原其好客体,并且避开恐怖的坏客体。在1935年,梅兰妮·克莱因将这种分裂方式(发生于越来越现实的层次)纳入正常修通抑郁位置的过程中。
她早期的著作中,有第二个主要的思想脉络。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1928)一文中,她专注于侵入母亲体内的早期幻想;在《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一文中,她也描述了焦虑可能会导致分裂,或是将超我分裂为其组成部分的形象,接着将特定的形象投射出去,以此减轻焦虑。次年,在《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上的重要性》一文中,她的这个想法更往前一步,她没有使用“分裂”或“投射”等字眼,而是以自我的某些部分被排除在外来加以描述。她认为,自我对焦虑的最早防御不是压抑(稍后才发生),而是排除(expulsion),暴力地排除施虐性,既是要让自我得以纾解,也是要攻击迫害客体。这些较早的想法一起形成了“投射认同”这个更宽广的概念的一部分,而梅兰妮·克莱因在本文中引入了这个概念。投射认同是统称与分裂及投射有关的许多过程,它们虽然不同,但彼此是相关的。她表示:在偏执——分裂位置上,应付焦虑的首要防御是投射认同,而且,投射认同建构了这个时期的特征——自恋客体关系,在这样的客体关系中,客体相当于自体被裂解而投射出去的部分。她也描述了因强行进入与控制客体的幻想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因为自我过度使用投射认同而导致的匮乏效应。在《论认同》(1955)一文中,她详细地研究投射认同的另外一种形式,也就是假性认同(pseudo-identity)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