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席窥美

第15章 茶席美学,诗情画意(5)

字体:16+-

刘鹗的《老残游记》里,有一段写本地水瀹泡本地茶的故事。当子平初呷一口玙姑冲泡的茶时,便觉清爽异常,咽下喉去,觉得清香直到胃脘,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地翻上来,又香又甜,连喝两口,似乎那香气又从口中反串到鼻子上去,说不出的好受。子平问玙姑:“这是什么茶叶,为何这么好吃?”玙姑答道:“茶叶也没甚出奇,不过是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却亏了这水,是汲的东山顶上的泉,泉水的味,愈高愈美。又用松花作柴,沙瓶煎的。三合其美,所以好了。”

古代茶人的一壶茶里,既有金沙泉水瀹紫笋的合辙押韵,也有“旧时水递费经营”的辛苦和无奈。好茶与本地名泉,两情相悦,两小无猜,举案齐眉,方能茶兴尽发,芳醇毕现。

水之清

陆羽择水,挹彼清流。“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苏轼的《汲江煎茶》,强调了择水之清。许次纾的《茶疏》,依据澄澈择水,颇有见地,他写道:“余所经行,吾两浙、两都、齐鲁、楚粤、豫章、滇、黔,皆尝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发源长远,而潭此澄澈者,水必甘美。”水之清,是指水质清澈透明,清泠沉静,水的浊度低于3度。茶禀风露清虚之气,若借水的清鉴,浅之涤烦消渴,妙至换骨轻身,颇助茶的山林清静野趣。

水之清,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愉悦身心,饮之舒畅,可发茶之清韵,平添茶人的清逸。

刘禹锡的《西山兰若歌》,写尽了山之清旷,人之清雅,水之清澈,茶之清泠。诗云:“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诗中描述的是顾渚山的紫笋茶,从采茶到瀹泡,至点汤、品茶、闻香的美妙过程,用的还是顾渚山的金沙泉水。最妙的莫若尾句,要真正体会到茶汤的清泠味道,必然还是栖于烟霞白云之中,踞在松竹之下,坐忘在磐石之上的有品格的山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