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第25章 京华忆旧 (6)

字体:16+-

电影院在1957年改为音乐厅,其外部变动不大,只是在内部做了适于大型音乐演出的更动,比如原来这里只演电影,舞台很小,后放得很大,几乎占了原有场地的四分之一。它成为中国第一乐团——中央乐团的驻地。它每一星期日在这里举行一次音乐会,名为“星期音乐会”,有编号,由1号直至百号(记不太清楚了,是否到百号,但九十七八号总是有的)。每号内容不同,但以外国音乐为主。声乐、器乐皆有。中央乐团著名歌唱家,如女高音刘淑芳、张丽娟(保加利亚音乐学院留学生,毕业归国,在北京音乐厅搞毕业汇报演出)、梁美珍、孙家馨,女中音罗天婵、男高音魏鸣泉、男中音魏启贤都曾在“星期音乐会”演出。“星期音乐会”往往是在星期日上午演出(是否星期六晚上也演则记不清了),九点开始,十一点半结束。我大约在这里听过一二十次,有室内乐,有个人演唱会(例如刘淑芳、张丽娟的个人独唱音乐会),更多的是独唱、重唱、合唱与演奏都有的综合性质的音乐会。

演唱的歌曲绝大多数都是当时极为流行的《外国名歌二百首》(1960年代喜欢音乐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中的作品,人人会唱。音乐会常常以合唱或圆舞曲结束,有一次最后用波兰圆舞曲作压轴,台上由魏鸣泉、张丽娟、魏启贤、罗天婵领唱,台下观众都起立随着旋律拍着手,跟着唱“有位年青姑娘到草地上去草地上去了,草地上去了,草地上去了。遇见一位猎人他年青又美丽、年青又美丽、年青又美丽……”真是轻松而热烈。

有两次音乐会中给我留的印象最深,一是全场以清唱形式演唱俄国19世纪音乐家格林卡创作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为主(时间占了下半场)。这出戏是写17世纪波兰入侵俄国,俄国农民伊凡·苏萨宁把入侵者带入死亡森林的故事,后来苏萨宁被入侵者杀死。全剧共分五幕,是俄国歌剧的奠基之作,其特点是把俄国民间音乐风格融入了发源于意大利的歌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