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第41章 往哲昔贤 (7)

字体:16+-

柏杨和鲁迅所讲的文化问题,实际上都是皇权专制制度的产物。人们长期生活在极端专制统治下和宗法网络中造成了个性不成熟。既是个体存在,又是社会动物,人是亦“群”亦“己”,“群”“己”之间应该有个恰当的平衡。皇权专制抹杀个体存在,使得人们失去自我;宗法网络对其成员又保护又控制,人们性格萎缩,个性更得不到发展。在这种制度下,一般民众很难发育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到处尽是长不大的童,他们把面子视为尊严,把“窝里斗”视为乐趣,在下位受压愤然,到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许比原来婆婆还恶,“气人有,笑人无”……柏杨讲了一个故事说,某位朋友是支持蒋政府的,有一次到他家来玩,临走时说“你整天骂政府,反政府,日子过得这么好,而我们这些拥护政府的作家,生活却过得这么困难”。这段话活画出这个“朋友”的灵魂:一是忌妒他人的胜过自己;二是认为作家都是政府养的,他“拥护政府”就应该取得最大的利益;三是用心险恶,要借 “政府”之手削平差距。这是正常人所应有的心态?

柏杨说:“虽然经历了太多的灾难,看尽了太多的荒谬和丑陋,但也遇到了太多美好的事情,和太多美好的友情。”(《我们要活得有尊严·改变世界》)如果说前者促使他思考中国文化黑暗面的话,那么他遇到的“太多的美好”则使他铭感终身,并把它们广为传扬,告诉我们,人应该怎么“活得有尊严”。九年监狱生活使柏杨遭受了许多苦难,但也使他感受了人情的美好的一面。柏杨的冤狱发生不久,消息就传到海外,得到许多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关注与援救。在岛内,柏杨还有一批忠实的读者,这些相识的,不相识的汇聚成为一股帮助和援救柏杨的队伍。特别是美籍华人孙观汉,他是位原子物理学家,在新竹清华大学帮助建设原子反应堆,当知道柏杨冤狱后,九年如一日为之奔走。柏杨深情地谈到孙观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