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章中,我对“有条件自我评价”造成的影响做了阐述,并引用了罗切斯特大学两位心理学家理查德·瑞安和爱德华·德齐的研究结果。(德齐还参与了关于“有条件养育”对大学生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的调查研究。)这两位研究人员及其工作伙伴和学生,耗时数十年,搜集大量证据,发现感觉“受控”会对各个年龄段的人产生不好影响,无论以何种手段加以控制:惩罚、奖励、有条件的爱、直接强迫,等等。
就养育而言,他们发现,孩子越感到受约束和受控制,就越可能“公然排斥成年人意图培养的社会性品质”,其自我认同感也越不稳定。回头看看那份大学生调查报告,为何一句“只要……我就很爱你”这样的话会极具破坏力?因为它让孩子感觉自己内在受到控制,他们觉得要想取悦家长,就不得不表现乖巧或获取成功,这样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是“不得不”,就是他们从心理上感觉没有自由选择的其他表现。
“表现好、用功、不惜一切取悦爹妈”,如果这些并不是孩子内心的真正愿望,那么将其内化成一种内在动力就不是一件好事。大学生研究调查结果也表明,这种动力不会起到作用。感觉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其言行通常更倾向于出自于“内心强大的压力感”,而非“真正的选择”;他们取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往往转瞬即逝,对自己的认知波动较大,经常会觉得愧疚和羞耻。
德齐和瑞安认为,孩子不仅天生拥有某些基本需要,包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发表看法,也有能力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做出决定,他们配有“天然自我控制的陀螺”。如果对他们过度管制——例如为让他们听话而施以奖励和惩罚——那么他们就会开始变得依赖于外界的控制,陀螺开始摇晃,他们就将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