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英国精神分析学会1927年5月4日与18日。(1927)02
分析非常年幼孩童的经验告诉我,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也有可能将俄狄浦斯情结发展的最重要部分遗忘在后。基于此因,透过潜抑与罪疚感的作用,他已远远地脱离了原先渴求的客体,而且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遭到扭曲转化,因此现前的爱恋客体,其实是原始客体的意象。
因此,面对分析师,儿童大可在所有基本而决定性的时刻,投入一段新的爱恋关系之塑造。于此,我们又遭遇到另一项理论性的驳难。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当分析儿童时,分析师并非如同分析成人病患时一样,“空虚、无我,宛若一张可任由病人抒发幻想的白纸”,得避免施加禁令及允准满足。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正是儿童分析师在建构出分析情境后,既可能也应该持有的态度。这些动作只是表象的,因为即使分析师全心投注于儿童的游戏幻想之中,顺从儿童特有的表达形态,其所做的事跟同样期待着病患幻想的成人分析师并无二致。不过除了这一点以外,我不赞同对儿童病患施予任何私人的报偿,不管是赠送礼物、给予抚慰或是在疗程之外的私会等等。简而言之,我大体上仍遵循着众所认可的成人分析规则。我能给予儿童病患的是分析上的帮助与解脱,让他们即使在对病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也多少能迅速地感受到这些回馈。此外,基于儿童对我的信任,他们也绝对可以仰仗我的真心与诚意。
无论如何,我还是必须对安娜·弗洛伊德的结论提出质疑。在我的经验当中,全然的移情精神官能症的确曾发生于儿童身上,其状况与成人大同小异。当我对儿童进行分析时,我观察到他们的症状时时改变,并随着分析情境之进行而加重或减轻。他们的情绪宣泄与分析工作的过程紧密关联,也和我不无关系。孩童焦虑的升高与阻抗反应的萌生与消耗,都在分析情境中完成。有些细心观察孩子的父母常告诉我,一些消逝已久的习惯又再度浮现的情形,让他们感到十分讶异。直至目前为止,我尚未见过儿童会像跟我在一起时一样,于家中逐渐去除掉他们的阻抗症状:通常这些都仅在分析治疗时才会宣泄而出。当然这情形有时候仍会发生,尤其是当强烈的情绪倏然爆发,对那些与孩子相关的人而言,某些**会变得格外明显,不过这通常不多见,即使在成人分析中,此一情况之发生亦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