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之解渴、食能疗饥、有面子、又实惠的撮泡饮茶之法,在民间历来广受着欢迎与推崇。
清代乾隆年间,茹敦和在《越言释》中,有撮泡茶一条,其文曰:“今之撮泡茶或不知其所自,然在宋时有之,且自吴越人始之。”茹敦和,浙江绍兴人,他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进士。茹敦和所言的“宋时有之”,是指宋代的同乡陆游,在《安国院试茶》的自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
宋时的撮泡法,究竟起源于何时呢?茹敦和并没有说清楚。在明代万历年间问世的《茶考》中,据陈师记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北客多哂之,予亦不满。一则味不尽出,一则泡一次而不用,亦费而可惜,殊失古人蟹眼鹧鸪斑之意。况杂以他果,亦有不相入者。味平淡者差可,如熏梅、咸笋、腌桂、樱桃之类尤不相宜。”陈师是杭州人,在明代,不但北方人会讥笑撮泡法这种喝茶方式,而且陈师对此也是不满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陈师认为:以瓯撮泡,首先,是茶水不能及时分离,要么滋味不容易泡出,茶味淡;要么茶汤容易泡浓,滋味苦涩。如果一次不能全部喝下,就会造成浪费。其次,撮泡法缺少了传统点茶的击拂、搅拌等环节,茶汤无法形成美丽的乳花浮盏,失去了宋代的古韵诗意。最后,更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在茶汤里还要加入滋味很重的茶果、菜蔬之类等等。如此饮法,既失去了饮茶之清雅,“又岂独失茶真味哉”。由此可知,撮泡法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不但没有发展成熟,而且也因加入了茶果等,影响了茶之真香、真味,从而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轻蔑与疏远。尽管如此,但这并不影响撮泡法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