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隋文帝以帝王之尊,以一己之力,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茶为酪奴的历史地位。
唐代初期,医学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记载:“(茗叶)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其中的“蒸”“捣”二字,不经意间点明了,在唐代初期,茶的制作方式还是蒸青工艺。鲜叶经过蒸青后,为什么需要捣碎呢?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诞生茶的揉捻技术,蒸过的叶片若不经捣碎,茶叶的内含物质便无法快速有效地浸出。茶叶制作的蒸青工艺,首次见于唐初的文献记载,这就意味着在唐代初期,蒸青绿茶已经无可争议地出现了。由此可以推论,在唐代以前,绿茶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那么,在唐代之前的茶,大概属于哪一类呢?一个既无杀青工艺,又没经过揉捻的茶,归结为原始的白茶类,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在晋代以前,茶叶只是作为食物或药物的一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但是,茶与饮茶的审美尚未建立。“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晋代杜育,在《荈赋》中对茶汤审美的觉悟,深刻影响了唐代的陆羽。张孟阳的“芳荼冠六清”,以及王子尚的“此甘露也,何言荼茗?”能够表明晋代以降,文人雅士对茶的审美感觉渐渐萌芽。
从早期屈指可数的零落文献中,基本可以判断,从秦汉时期到晋代前后,人们的饮茶方式不外乎存在如下几种:首先,是添加了葱姜等辅料,或是添加了淀粉类烹煮的茶粥,后世演化为擂茶的一种;其次,是用茶之鲜叶或晒干的茶叶煎煮出的羹汤;最后,是在茶汤里添加了橘子、茱萸等水果或其他果实的可供咀嚼的果子茶。清代乾隆皇帝喜欢的三清茶,即是果子茶的一种。在晋代文献中,有两处记载过“茶果”,一是《晋中兴书》:“安即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二是《晋书》:“每宴饮,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