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问世之后,在唐代以降的诗文里,才有了对茶之色、香、味、形、韵等更多的关注和描述。
开元(713—741),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前后历时29年。唐代天宝年间进士,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降魔禅师是禅宗北宗一派神秀的弟子,北宗修禅讲究渐悟,需要“时时勤拂拭”。禅修打坐时,为了“务于不寐”,就会允许僧人饮茶提神。尔后,随着北宗禅法,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各阶层的传播,饮茶习俗从此转相仿效,推动了饮茶在北方的快速普及。如《封氏闻见记》所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文中的“邹”,是今山东邹城、济宁一带;“齐”是今山东济南、淄博一带,唐代时,济南又称齐州;“沧”是今河北沧州、天津一带;“棣”为今山东无棣、惠民一带;京邑,则是指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一带。
唐代陆羽的《茶论》,大约是在安史之乱前后完稿,之后,便在民间以四幅或六幅挂图的方式争相传抄、参阅。陆羽在《茶经·十之图》中记述道:“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在陆羽的《茶论》(后世谓之《茶经》)不断传抄过程中,茶道大家常伯熊,大概是在《茶论》的争相悬挂、阅示阶段,对之进行广泛润色与修改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其间,还应该存在着多人、多环节的辗转传抄、刊印等错误,才会造成今天《茶经》的版本复杂、文字讹误衍脱,甚至部分章句文理不通,乃至不知所云等问题。晚唐,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云:“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之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皮日休是湖北天门人,与陆羽是同乡。皮日休所见所记,应该是真实的历史,温从云与段磶之都曾在陆羽的《茶论》传抄过程中,补充、增订过茶事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