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创立的煎茶方式,主要包括:茶饼品质的鉴别、炙茶、碾茶、罗茶、煎水、投茶、酌茶、品茶等。
唐代越窑执壶
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其饮茶方式,就存在着如《茶经》所记的“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混煮的羹饮,也存在“以汤沃焉”的清饮。清饮,即是《桐君录》所载的“清茗”。
陆羽着力推行的煎茶,是对西晋《荈赋》的继承和发扬。它抛弃了过去煮茶的“煮之百沸”,减少了茶在水中的浸煮时间,使唐初诞生的蒸青绿茶,基本保持着绿茶的色绿汤美。摒弃了过去煮茶所添加的淀粉类、果蔬等辅料,使茶汤不再沦为“斯沟渠间弃水耳”。
陆羽创立的煎茶模式,首先规范了煎茶用器,并旗帜鲜明地对当时的茶器和茶具,从使用功能上,做出了准确的界定与定义。陆羽把制茶所必需的19种工具,定义为茶具。把对茶的烹煮、品鉴有育化、有改善、带有精神属性的有关茶具,全部定义为茶器。
陆羽在《茶经·之器》中,详细罗列和解读了共有茶器24种,具体包括:风炉(含灰承)、筥、炭挝、火夹、鍑、交床、夹、纸囊、碾(含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簋、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若是再加上摆放茶器的具列,以及统贮茶器与具列的都篮,全套总共为26件。对此,在《封氏闻见记》中,封演记载得也很翔实:“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从中可以看出,封演所记的“二十四事”,是不包括具列和都篮的。
陆羽强调的“茶之功效”,为“**昏寐,饮之以茶”。这与开元年间降魔藏禅师宣扬的“学禅务于不寐”,是基本一致的。陆羽对茶之功效的认知,是否受到了降魔藏禅师及其弟子饮茶思想的影响,尚不得而知。他受诗僧皎然“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饮茶之道的熏陶,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封演眼中的“煎茶、炙茶之法”,即是历史上首次由陆羽创立的系统而完善的煎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