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存在着散茶、粗茶,在民间,就一定存在着最简单易行的撮泡法。
晚唐,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并序》中总结道:“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皮日休对《茶经》问世之前的饮茶方式,讲得有些夸张了。在陆羽推崇煎茶之前,其饮茶方式,确实是以煮茶为主,茶汤内需要添加某些辅料,故皮日休形容为“瀹蔬而啜”,并且这一饮法影响至今,也就是陆羽所讲的“习俗不已”。民间很多生活习惯的形成,皆有其成因与合理性,并非靠一人之力或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唐代中期,李繁在《邺侯家传》中记载:“皇孙奉节王煎茶,加酥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奉节王,即是唐代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晚唐时,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蒙舍,即今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
在唐代包括之前,煮茶法与泡茶法,其实是并列存在着的。陆羽在《茶经·之饮》中写道:“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痷通“淹”在此处可引申为痷茶,即是以水泡茶。先在瓶缶中投茶,其后注水,可视为是撮泡法的源头。“瓶缶”,是指盛**的瓦器,小一点的缶,也叫瓶。瓶缶,其实就是腹大口小的汤瓶,只不过在此时,可能还没有增加持拿的把或柄以及出水的流口等。三国末年出现的鸡首壶,大概是由盛水或者酒液的瓶缶演化而来的。因为最早设计的鸡首壶,只是在瓶口或瓶肩部位对称地贴有鸡首与鸡尾,目的是为装饰之用,鸡首实心,不通壶腹,也不能用于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