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画藏美:中国画中的博观雅赏

二 花间风雅

字体:16+-

中国人崇尚自然,并将自然作为心灵的寄托和归依,由于对自然的推崇,人们热爱“天然”而忌“雕饰”,插花的重点在于表现花材的自然形态,从而造就了中国式插花用花量少的特点,通过疏密、虚实的巧妙安排,在小天地里做大文章。

我们能从古代绘画中看出中国式插花的特点。传为宋徽宗赵佶所创作的《听琴图》中,绘众人松树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画中主人公身着道袍,居中坐于危石之上,头微低,双手放置琴上正在抚琴。主人公背后一棵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缘而上,树旁翠竹数竿。身侧有一几,上面放有香炉。对面小巧玲珑的山石上有一古铜鼎,里面插了一束花。听者一共三人,二人坐于下首恭听,左侧穿绿衣戴纱帽者抬头聆听,身侧站一童子注视主人公,右侧穿红袍戴纱帽之人低头侧身,神态恭谨,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图中插花位置明显,古鼎只插一束花烘托出整个画面的雅致,有静有动。

宋 赵佶 《听琴图》

宋 马公显 《药山李翱问答图》

宋代插花艺术兴盛,主要源于宫廷对插花的重视、文人雅士对插花的倡导、以及庶民阶层对插花的热烈响应。宋代文人赏花偏爱风雅,摆在书斋案头的小瓶花是他们追求的意境。范成大的《瓶花》中言及:“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描绘了宋代文人对瓶花的喜爱。宋代瓶花,花器体积较小,插花随意,不拘泥于形式构成。宋代文人重视瓶花,在书斋案头所放置的瓶花会套上瓶架,以便让花瓶稳妥地放置在桌上。南宋马公显的《药山李翱问答图》,绘药山禅师与李翱“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宗对话故事。画中坐者为药山禅师,他背靠松树,画中站立者为朗州刺史李翱。当时李翱去见药山,药山在松下阅经,未理睬。李翱始有不悦,曰:“见面不如闻名。”药山回敬:“何得贵耳而贱目?”李翱即问:“如何是道?”药山朝上一指,又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恍然顿悟,作诗赠药山:“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谈话后李翱随即辞官归隐。图中药山禅师面前的石桌上摆放着经函与瓶梅,瓶梅构成简单,一枝梅花枝条倒挂,颇有禅意。瓶器为陶瓶,口沿较小,长颈扁肚,瓶梅下方有方形座架,造型纤巧。图中的倒插瓶梅巧用“心象花”插花手法,着重反映插花人的心境,是一种抒发插花人心中想法的艺术形式,在插花过程中不追求造型严谨,却追求随意抒情,插花人常以夸张枝条与不同寻常的插作方法表现作品。令观者产生联想,言有尽而象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