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妖怪志

浮尼

字体:16+-

黄河治理,向来是困扰中国古代王朝的一大难题。黄河下游泥沙壅积,到清代已经极其严重,当时技术手段落后,清淤速度既慢,操作难度亦大,为束拢河水,只好不断加高河道两侧堤坝,结果河床越抬越高,远远高过两岸村镇城邑。每逢汛期雨季,水位大涨,一旦水漫堤溃,毁田伤命,为祸极巨。而整个清代历史上,平均每半年黄河就要决口一次,有时甚至大规模夺溜改道,“神龙摆尾”,河水横扫千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实在是当时朝廷肘腋大患。为此,清廷极其重视黄河防务,每年拨出大笔款项,特别设置“东河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下游河防。

公元1778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八年闰六月,河南马店仪封十六堡段黄河决口,溃堤七十余丈,八月汛期,堤坝进一步垮塌,决口坍塌到两百多丈,大水经河南宁陵、永城,直灌安徽亳州,中原震动。

朝廷不敢怠慢,迅速拨款白银五十五万两、漕粮三十万石,指派擅于治水的文华殿大学士高晋率领一套河务班子,星夜驰赴河南协助救灾。河防官员冒着大雨组织河工堵塞缺口,然而每每筑起临时堤防,总是在当天夜里便即崩溃。决口迟迟不能完全堵塞,眼见百姓罹难,七十多岁的高晋忧急攻心,殉职在了工地上。乾隆帝忧心忡忡,继而授命在治水方面同样经验丰富的刑部尚书袁守侗、武英殿大学士章佳阿桂至前线勘办。各路治水能臣络绎赴援,救灾物资源源不断,朝廷态度已经相当明确:竭尽全力,务必平此水患。

绝望之中,有河工发现一条线索:河面上有时会出现一片绿色的东西,远远望去,仿佛一群生有绿色羽毛的鹅。此物一旦出现,当天晚上,新堵塞的缺口必然垮塌,如响斯应,屡验不爽。

那是什么东西?若说是鹅,河水如此湍急,水禽怎么可能浮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