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

字体:16+-

葛饰北斋在狂歌全盛时期出现,借由浮绘的名胜图磨练写生的技巧,随后,于宽政八年[18]师事司马江汉[19],研究西方油画的画风,再加上自己原有的技术,创造了北斋流的山水。他的单幅锦绘有《富岳三十六景》《诸国瀑布巡礼》《诸国名桥奇览》《琉球八景》,绘本则有《江都胜景一览》(宽政十一年[20]出版)、《东都游》(享和二年[21]出版)、《山复山》(文化元年[22]出版)、《隅田川两岸一览》(文化三年[23]出版)等。关于锦绘的山水,我已经在别处评论葛饰北斋,此处将以绘本为主。北斋的名胜绘本全都是狂歌的画赞,与后来的杰作《富岳三十六景》及《诸国瀑布巡礼》相比,这时尚未发挥他独特的技巧。举例来说,《胜景一览》中,利用夕照云霞遮蔽远景,这种手法犹如古代的大和绘卷[24],此外,人物身高极高,无法跳脱歌麿的影响,相当可惜。尽管如此,看看这些绘本之中最优秀的《隅田川两岸一览》,可以窥知北斋很早就熟习写生的技巧,同时对戏作者的观察十分敏锐。在这个时代的北斋身上,反而看不到晚年大成时期。经常令我心生不满的中国画影响,不由得心生欢喜。《富岳三十六景》与《诸国瀑布巡礼》的配色及构图,是北斋不朽的杰作,然而其船舶、人物、树木、房舍、屋瓦,经常使人感到中国的风情。例如东都骏河台的图、佃岛的图,又或是武州多摩川的图,乍看之下,完全不具日本风味。相反地,《隅田川两岸一览》时的笔力仍然恣意洒脱,忠实地写生出文化初年的江户,完全满足了我的愿望,感受到都会情调。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甲州三坂水面》

《隅田川两岸一览》由三卷构成。画面犹如展开绘卷一般,下卷衔接上卷,一览春夏秋冬,连续四季的隅田川两岸风光。开卷后映入眼帘的光景便是高轮[25]的黎明,坐在马上、寂寥地披着旅行披风的旅人,后方则是同样戴着斗笠的几名旅人,前前后后走着,行经奉茶女子伫立的茶水栈前,茶水栈的苇帘绵延放眼所及之处的数间店家,连接成半圆形的海岸,海面遥远处的浪潮上,有一艘装饰着正月松树饰品的大型船舶,桅杆与晴空的富士一起巍然耸立。第二幅图则是戴着头巾穿着裃[26]的武士、町人[27]、栋梁[28]、带着孩子的妇女、穿振袖的姑娘、搬行李的男仆,一起搭乘渡船,两名船夫腰上系着大型的烟盒,站在船头及船尾,撑着船桨往佃[29]的方向前进。第三幅图有两名孩童,放着纸风筝,在狭窄的桥上奔跑,从桥上远眺船桅、茅草屋顶之间的佃岛,远方横越的永代桥上,人潮熙攘。三叉路的岸边(第四幅图),白鱼船[30]张开四手网[31]。樱花绽放的河岸景色(第五幅图),很快地转换成新绿欲滴的元柳桥[32]夏季风景(第六幅图),在这幅画中,有一名背着包袱的男子,独自坐在桥的栏杆上扇着扇子,两名撑着蓝底阳伞的女艺伎边走边聊天。旁边一名为了工作方便,把和服下摆夹进腰带里的男子举起一只手,指着河面热闹的渔船,仿佛听见宁静初夏的多云天空中,传来杜鹃鸟的啼叫声。时节终于进入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