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资料里,都介绍说李宗吾是1908年开始涉足教育的,但实际上,早在1904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李宗吾就已经和他的几位同学创办了一所学校。
最早的提议人是王简恒。
1903年底,20多名叙州籍学生到成都求学,没有合适的学校,被困在了旅店里。王简恒祭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旗,邀约同学集资办校,李宗吾、张列五、雷昭仁、陈全性等人都积极参与,凑了17块银元,创建学校。为了学校顺利开课,他们还约请一些老乡成立了旅省叙属同乡会,推选陈全性为会长。
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学校校长的赞许。校长不仅拿出钱和仪器等来支援他们,还破例准许他们轮流外出上课,不算缺席。尽管他们去上课完全是当义工,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
最开始,他们在陕西街的茶馆里上课,仪器、标本、教具之类,可以无偿使用高等学堂的,也可以到成都当时的其他名校寻求帮助。为了节约经费,发起人全是义务劳动,外聘的教员也只领一半的工钱。实在困难的时候,大家还得多跑几趟典当铺,变卖私人的东西。
试办一年后,师生们都比较满意,于是,大家决定正式办一所学校,报请清政府备案,取名为叙府公立中学堂,主要招收叙府13个县的学子。
1905年,学校迁到大坝巷,陈全性病逝,大家公推张列五继任会长,学校的声誉更高了。恰在这时,叙州知府到学校视察。这位知府是雷昭仁的老师,听学生讲这个学校只是临时捐助,没有固定经费,便承诺通知各县按期拨付办学的钱。于是,到了年终期末,张列五等人就结伴下乡,去各县凑集办学经费。在隆昌,举人郭书池一次就捐助了200银元。有了这笔钱,学校得以迁到了条件好些的北巷子。第二年,郭书池来成都,考察了叙校一番之后,决定把自己在家乡办的知耻中学迁到成都。当年夏天,在知耻中学任教的黄肃方、陈道循等来了叙校,这两人都是同盟会会员,受孙中山派遣从日本回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