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岳阳楼上,重温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片段:“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此刻,我才意识到,一碧万顷、沙鸥翔集的洞庭湖,所衔的远山,本是盛产银针的君山呀!黄庭坚诗云:“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而今的君山四周,湖水干涸,野草萋萋,已看不到刘禹锡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产茶,始于唐代,僧人齐己有诗:“灉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这说明灉湖茶在唐代,已经是不能惠及寻常百姓的贡茶了。李肇《唐国史补》记载:“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唐代的灉湖茶,大概包括君山、北港、龙山、龟山等诸山所产之茶,尤以君山为上品。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岳阳写下名句 “今宵更有潇湘月,照出霏霏满碗花”,那清绝的“霏霏满碗花”,未尝不是君山茶?
宋代的“岳州之黄翎毛”,应该是君山银针的前身。正如蒙顶石花是蒙顶黄芽的前身一样。君山茶,芽头肥大,色泽微黄,白毫密布,称之为“黄翎毛”,栩栩如生,确实贴切。为什么君山银针会被喻为“黄翎毛”呢?只有清楚了宋代的制茶工艺,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宋代的贡茶不同于唐代,茶芽蒸青后要洗涤,小榨以去其水,大榨出其膏,榨出茶的部分汁液后,茶汤的苦涩度会降低很多。其后,要压饼干燥。在布帛里压榨过的茶,干燥后,茶芽容易发生轻微的氧化黄变,使茶的外观更加密布显毫,因此,称之为“黄翎毛”,是符合古人的视觉感受的。唐代制茶,没有“压黄出膏”这个环节,而君山的茶,又汁浓味厚,所以,才称为“含膏”。
通过对君山原生群体种茶树的观察,我基本可以确认,君山银针,属于内质比较丰厚的中叶种。当然,近代新栽培的君山茶园里,也有大叶种茶树的存在。茶园里原生种茶树的特征,与唐宋史料中所记载的芽茶的内质与外观,也是基本吻合的。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准确记下了君山茶与龙井茶树相区别的特点,他写道:“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范致明认为,君山白鹤泉周边的白鹤茶,极其甘香,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蒸青绿茶本来比较苦涩,香气也不会太高,那么,这种特有的甘香,又来自何处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土人”通过摸索,逐步改变了过去的制茶工艺,使白鹤茶具备了堆闷黄变的技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