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变别人真的是好事吗

同一屋檐下:生活模式保卫战

字体:16+-

如果您想将亲朋间友善的对话一下子弄得剑拔弩张,我建议您就以这些关键词来引导话题:丁克夫妻、高收入者、单亲家庭的处境、夫妻分居、同性婚姻、传统角色模式、小孩得多大才能够去托儿所?我很确信,这立马就能激起一场生动的辩论。辩论的声响往往顷刻间就会爆棚,噪声等级直线上升。一场关于不同家庭模式的争辩往往会激起一场热烈的争论,许多置身其中的参与者还坚信自己已然是掌握真理的那个人。

哪怕是睿智的文化人也有这样一份勇气在《时代》周刊上的“这算是一个家庭吗?”的大标题下刊文、各抒己见:

“基本法的第六条涉及了婚姻和家庭的保护,但这可并不是说借助新兴的生殖技术应运而生的类家庭同**模式就是可行的。”[文学评论家乌尔里斯·格赖纳(Ulrich Greiner),曾表示其第三次婚姻是“幸福美满”的]

“你只需要支付500欧元的抚养费,您就可以让一个单亲父母为您照顾孩子,这是在德国养育孩子最便宜的方式。”(这是一个略显晦涩的论点。大概的意思就是男人可以故意武断地离婚以将孩子的抚养权扔给前妻。)[苏珊娜·梅尔(Susanne Mayer),艺术和文化编辑]

“有的时候我和我的丈夫就会想,要是我们都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我们还会不会有机会结婚。可能不会吧,光这样想想都能够让我们不寒而栗。”[萨宾·吕克特(Sabine Rückert),副总编辑]

尖锐的批评是否真的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模式辩解呢?辛辣的点评和伤人的论点——好像人们如果不去贬低别人的生活模式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不好了似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是我们和前人不同?对于共同生活,我们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供选择。结婚或者未婚同居、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做双职工还是家庭主妇或是家庭主夫、同性或是多元性关系还是说异性恋、单身、重组家庭、从忠贞不渝到金婚、开放式关系或者“接力单配偶制”——这所说的一切还有其他更多的都是有可能的。其实就在几代人之前,人们还会出于经济或者宗教的原因而选择去结婚,而且至死不渝。繁衍后代这件事也是如此,生小孩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还会生不少。战后时期的女人仍旧理所当然地待在家中,生着炉子,看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