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个谜,像河里一把悠游的水草竟夹藏一条白花花闪电,碰到会触电,提醒我平凡人生里总有意想不到的遭遇,而每一桩看似无关紧要的遭遇,可能藏有奇特的赠礼。
不妨从头说起,由此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乡下为婴儿命名之荒唐史,并佐证人的记忆会扭曲变形、自行修改成新的情节,所谓“真相”像空谷幽兰,可遇不可求。我的名字有个“媜”字,完全违背那年代给女娃命名为“英、华、珍、云、凤……”的“菜市场法则”。我出道甚早,或有好奇者以为我少年得志兼有不常见之名,必是诗香门第、祖荫护身,才会帮孩子取个高深名字,开条终南快捷方式。
这个字怎么来的?什么意思?怎么念?我到高中以后才一一解惑;它像个密码,被拣选的人身上必然带有胎记,即使刻意要忽略它,终究翻转成核心标志,无法更动这记号及其隐含的奥义。
我的名字是两个姑妈取的。把时间拨回1961年,那时的台北街道百废待兴,从操着日语翻页变成强力推行国语也不过十二年,孤舟飘摇的台湾,离挣脱贫困还有一大段路要走。那年,有个响亮口号:“经济发展要资本,资本形成靠储蓄。”为了建设想办法吸收民间游资,当局号召全民响应“三一储蓄运动”——一人一天存一元,储汇局因此推出“邮政一元储金”。我直接推测乡下鲜有人能共襄盛举,尤其每年必淹水的我村、淹得较深的我家,一天也榨不出一块闲钱。
那时,大姑妈与小姑妈两姐妹离乡打拼,在台北将军牌家电公司当作业员。如果愿意闭眼聆听,必然听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中响着离乡女孩含泪的歌声。自中南部、东北部、东部乡下的女孩大军涌至台北寻觅工作机会,这群生于日据末期或战后初期首批婴儿潮女孩,大多未受教育或仅有小学能力,被要求一天也不能耽搁地去赚钱养家,她们必须在婚嫁成为“外姓人”之前回报原生家庭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