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生必读经典(套装全7册)

一出手,山河震动

字体:16+-

1.师徒簿

彼时,自新店溪河滨吹来的野风仍有淡淡的青草味。蟾蜍山酣卧于这所大学西侧,长年打着绿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后一个夏天将尽,天空仍然湛蓝闪亮,任何一个刚脱掉高中制服的十八岁青年站在椰林大道中央,举目环顾尚未被台电大楼、新总图切割的宽阔天地,即使生性羞怯,也忍不住要追随野风呐喊一回。呐喊后,梦想着床,年轻生命镀上第一层金身。

上完哲学系的课,我在数棵高大琉球松护守的六号馆看到“第一届台大文学奖”征文海报,心脏怦怦鼓动,回宿舍偷偷写了一篇散文参赛,之后每天编一个理由劝自己提前接受“必败”的事实。

竟然,在第一名从缺的情况下得了第二名。散文组评审之一是中文系柯庆明老师,另一位是外文系老师。颁奖那一天,我去活动中心领奖。一位五十多岁、穿着端庄优雅且颇有活力的外文系女老师颁一张薄薄的奖状给我们这些“随便穿”、很害羞的得奖者。掌声应该是有的,红幔金字、音乐、鲜花、观众、大家长莅临致词、镁光灯,好像没有。末了,这位唯一很正式看待这件事的老师说了一句让我永志不忘的话,她说,对我们这些得奖者而言,今天的颁奖典礼显得“不够荣华富贵”。

那张薄薄的奖状发挥了作用,它帮我在成绩不理想的窘况下转到梦寐以求的中文系;接着,那句“不够荣华富贵”的话也发挥魔力,我又偷偷去参加台湾“第一届学生文学奖”拿下散文首奖,这次的颁奖典礼“荣华富贵”多了。

如果我继续读研究所,一定要进她的教室上“高级英文”,当然就是登记有案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我自去野外丛林求生赴死,路绕来绕去总没碰上她。然而,想必另有一本看不见的“师徒簿”早就做了记号等着点名——于今知道,簿上的第一笔,应是她任职编译馆时冒着坐牢危险改革国文教科书,于1973年印出全新版本给当年的初一新生读,而我这个穷乡下孩子正好是新版第一代,捧读这本清新可喜的国文课本被启蒙了。二十七年前,我又从她手上得到生平第一张文学奖状,吃下一颗定心丸从此踏上圆梦之路。二十七年后,那本蒙着尘埃的“师徒簿”被不知名的力量打开,换我绕到她面前,看到白发皤皤的她怀抱着一个未圆的梦正在山村孤灯下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