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茶饮,承袭唐宋,但又缺乏唐宋的底蕴与精致,故茶的制作与发展,开始趋向于简单化、实用化。
元代,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它确实是在我国茶与茶器的发展与过渡中,极其重要而又颇具特色的一段历程。
元代的茶饮,承袭唐宋,但又缺乏唐宋的底蕴与精致,故茶的制作与发展,开始趋向于简单化、实用化。这为散茶的脱颖而出,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由此,散茶渐渐开始深入人心,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蒙古游牧民族喜食肉乳,豪放粗犷,因此,元代整体对茶的认知,又开始偏离宋代清雅的饮用模式,有回溯上古遗风、倾向药物化的特点。
到了元代,建州贡茶的中心,逐渐从建瓯地区向武夷山区转移,茶的制作开始呈现多样化。元代贵族放弃宋人珍视的北苑贡茶,可能与宋代的制茶工艺过于精细以及元人的口味过重有关。首先,因为宋代的龙团凤饼,要榨汁去膏,造成茶汤的口感滋味,会相对淡薄一些;其次,武夷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更佳,原生茶树的香气与厚度,整体要好于建瓯。
根据王祯的《农书》记载:“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腊茶。”腊茶即团饼茶。腊茶在元代,“惟充贡茶,民间罕之”。茗茶,即宋代盛于两浙之间的炒青或蒸青散茶。品饮前,先把茶之嫩芽,用热水冲泡一下,以去熏气和杂味,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洗茶”,然后以汤煎之。对此,《饮膳正要》也有记述:“清茶,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芽,少时煎成。”此种饮茶方式,在今天湖南安化的深山村落,仍有余韵流风。
元代的末茶,已不同于宋代。其饮法是,“先焙芽令燥,入磨细碾,以供点试”。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记载:“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由此可见,元代的炒青、晒青散茶,逐步取代了唐宋以来主流的蒸青团茶。茶渐以“不蒸为贵”,其受众,多以汉族文人和中下阶层为主。而元代的蒙古贵族,仍然沿袭、模仿唐宋团茶的饮法。就像之后的清代贵族一样,一旦掌握了政权,立即把锅焙茶、普洱茶纳为贡茶,这大概是民族的基因或生活的惯性使然。清代精工细作的普洱贡茶,本质上也是唐宋蒸青团茶的翻版。蒸青团茶的发展历程,总会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的形式,鲜活强劲地存在着、轮回着,直到今天。这种现象很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