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走后,苏轼的日子比以前更难过了。
儋耳这地方穷苦偏荒,什么都没有,更要命的是苏夫子手里没钱,每天只能用薯芋野菜充饥。黎子云、姜唐佐知道苏家困难,时常送些东西来接济,苏轼知道这些人也不富裕,不好意思要他们的东西,把家当翻了一遍,找出一套早年在京师得来的官窑酒具,估摸着能卖些钱,就托一个做买卖的朋友王介石把这套酒具带到雷州去卖。
眼看父亲混到连几个杯盏都拿去变卖,苏过心里不好受,瞒着父亲留下了一只荷叶杯,等王介石走了才捧出来,说是留给父亲喝酒用。可惜苏家无米,已经酿不得酒了。
十几天后,王介石从海上回来,拿了二十贯钱给苏轼,同时给他带来一位想不到的朋友,江阴举人葛延之。
这位葛延之以前和苏轼素不相识,平时读过不少苏诗苏文,对苏夫子十分仰慕。后来听说苏夫子被贬海南,葛延之心生义愤,就带了几个盘缠,不远千里拜访苏夫子。
见葛延之千里而来苏轼非常高兴,正好手里有钱,就去捉了只鸡,买几片猪肚,做了个海南名菜“猪肚鸡汤”给葛延之享用。席间说起儋耳,苏轼开玩笑道:“这地方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自己想了想,摇头苦笑,“总而言之,一切皆无!好在也没有瘴气。”
东坡居士半生受苦,贬谪四方,却从没遇上过“瘴气”,因为瘴气其实是三种毒:天毒,地毒,心毒。苏轼是蜀人,对潮热天气颇能适应, “天毒”奈何他不得;虽然遭贬,早前有朝云在身边管得紧,养成了习惯,不喝生水,“地毒”无从侵入;至于“心毒”,东坡居士心最宽,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不知忧愁为何物,一张破纸一块石子儿都能玩出花样来,当然不会中这“心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