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皇帝任命苏轼为祠部尚书,是想给那些遭到打压的官员尝点甜头儿,缓和一下朝廷中剑拔弩张的局面。制置三司条例司并入中书省和司农寺,不是废掉了这个机构,而是把这个机构的权力放大了。这个临时设置的衙门虽然消失了,可“三司系”原班人马却已坐镇中书五房,控制了掌管立法的司农寺,占领了御史台和谏院。
整个大宋王朝的朝政格局从此改变了。
可惜,苏学士的脑子是用来写诗词的,揣摸皇帝的心思?他是外行。于是苏子瞻把自己的升迁当成了皇帝的恩典,对“三司”的罢除视为朝局转变的开始,甚至产生了一丝幻想。
对皇帝罢除“三司条例司”产生幻想的远不止苏轼一人。这天苏轼从衙门里回来,刚要坐下吃饭,下人进来说,翰林学士司马光来访。
早年苏轼兄弟二人应“极言直谏”考试的时候司马光是主考官,按规矩,司马光就是苏轼、苏辙二人的座师。这些年苏轼常在司马光门下走动,司马光喜欢苏轼的才华,苏轼敬佩司马光的人品。
司马光是个坦率的人,不会说客气话,刚坐下就直截了当地对苏轼说:“听说子瞻升任祠部尚书,我特来道喜。”看了苏轼一眼,立刻转入正题,“子瞻觉得眼下朝局如何?”
苏轼轻轻叹了口气:“皇上英明神武,可惜用人不当。”
司马光点点头:“这也不是圣上的错,天下人都没看出来……”
苏轼和司马光指责的都是王安石,在这两位大臣心中,皇帝是不会有错的,错都出在王安石身上。这也不奇怪,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很少受人指责的,在封建社会遮天蔽日的铁幕面前,天下人谁能不糊涂?谁敢不糊涂?
苏轼和司马光都是直率的大臣,他们心里这个“糊涂”不是装的,是真的。两位糊涂大臣也只剩长吁短叹的本事了。司马光说:“三司条例司设置两年,敢说话的臣子贬光了。如今三司条例司虽废,‘三司’手下却进了中书、台谏!长此下去,后面的事真不敢想了。这种时候你我还能立于朝堂,其实因为咱们为国家操心操得少,劝皇帝劝得少,你说是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