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命令御史台捉拿苏轼,只有一个人意外得到了消息,此人就是苏轼的老朋友——附马都尉王诜。
和旁人一样,王诜也不知道此事幕后真相,只以为御史台一帮打手要害苏轼,眼看抓捕之人已在路上,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赶到湖州给苏轼送个信儿,让他早做准备。然而皇甫遵走得快,王诜的人走得慢,这两伙人竟是一先一后进了湖州城,相隔不过一个时辰。
这时苏轼到任不久,正和判官祖无颇商量公事,忽然来了个人,自称是附马的亲随,告诉苏轼:皇帝因为“诗案”派人来拿他!苏轼正在惊疑不定,胥吏已经来报:“有几个京师来的差官自称钦使,要见大人。”
苏子瞻太老实,没经过这种事,慌得没了主意,只得问祖通判:“这可怎么办?”
祖无颇在衙门混得日子久,知道这种事躲不过,只说:“大人因为文字上的事得罪朝廷,想来也不是大案,事已至此,总要和御史台的人见面,整装而出或许好些。”
听了祖判官的主意,苏轼专门换上官服,戴纱帽,持笏板,俨然一副上殿面君的架势,咬咬牙,稳稳心气儿,大着胆子走出来。只见太常博士皇甫遵横眉立目站在堂前,身后跟着两名御史台官差,身穿白袍,手提钢刀,面目凶狠。见苏轼出来,皇甫遵仍然立在堂前一动不动,只是瞪着眼打量苏轼。苏轼心里更慌了,走到皇甫遵面前,想问话又不敢问,两人就这么僵立半天,苏轼指着官差手里的刀结结巴巴问皇甫遵:“大人由京师至此,想必苏某犯了大罪,朝廷要将我赐死。不知死前可否和家人见一面?”
苏轼这话有些可笑。皇甫遵摆这凶恶面孔其实为了吓他,能把此人吓住,以后自然好审。见苏轼果然胆怯,这才冷冷地说:“你的罪也不至如此。”
祖判官知道皇甫遵耍得是官差唬人的套路,怕苏轼露了怯吃人家的亏,就大着胆子走上一步问皇甫遵:“大人可有捕人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