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通释

第十七章

字体:16+-

讲了人如何在修炼中复归虚静本性,接下来,老子又要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统治者复归虚静本性了。

统治本是热闹的事,少不了排场礼仪、前呼后拥、高声传扬。如果虚、静,是不是违背了职业本性?但老子的思想力度,专门向着那些似乎啃不动的角落施展。这种以极度明晰对付极度抵拒的柔性攻坚方式,成就了他作为一个世界级思想家的身份。

这一章的开头两个字是“太上”,需要解释一下。老子后来被道教奉为教主,叫“太上老君”,宫廷里也有“太上皇”的说法,容易让人一上眼就产生联想。其实老子在这里用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普通,指的是“最上”,也就是在等级排列中处于至高地位。历来很多研究者都会在这两个字上稍作停留,但阐释的意思完全一致:最上、最好、至高、最善等等。简简单单两个字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笔墨?原因只是,研究者们都非常看重这个等级排列。

现在就要看看老子是怎么排列的了——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是老子对统治等级排列,标准仍以虚静为贵。且翻译如下——

最好的统治,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其次,人们给予亲近和称赞;

再次,人们产生畏惧;

更次,人们给予轻蔑。

既然不足以信任,人们就不予以信任。

最好的统治是那样悠闲,很少言语,事已办成。百姓都说:我们自然而成。

最后一句,“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也就是百姓认为世上任何功业都是我们自然而成的。这个归结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一是百姓认为事情是自然而成的,不存任何不自然的方略和作为;二是百姓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也就是与统治者关系不大。这后面一点,就直接呼应了全段的第一句话:“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让人们感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