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过,老子所说的“圣人”,是日常世间的得道之人。如果让这样的得道之人来治理天下,将会怎么样?
对此,老子的语调充满了颂扬和期盼。
原文是——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先做几个技术性的说明。
“圣人常无心”,有的版本作“圣人无常心”,但历来的研究者觉得应该是“无心”,如果说成“常心”就是另一种意义了。后来看帛书乙本是“常无心”,因此就定了下来。对于“无心”,解释很多,王安石在《老子注》里说,圣人无心,是指“以吉凶与民同患”,自己则“无思无为”。
另外,所谓“德善”、“德信”的“德”,是“得”的意思,历来很多版本直接作“得善”、“得信”。
还有,“歙歙焉”,是收敛、收纳之意。徐复观解释这个“歙”字,“有如纳气入内”。(见《中国人性论史》)
做了这些说明,就可以畅快翻译了——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对于善者,我善待;
对于不善者,我也善待。
这就得到了善。
对于信者,我信任;
对于不信者,我也信任。
这就得到了信。
圣人在天下,收纳天下浑朴之心。
百姓只关注耳目,圣人让他们重返婴儿的纯真。
对于最后一句,很多人读的时候会停顿一下。“百姓皆注其耳目”,怎么放到了这里?王弼在《道德真经注》中说,耳为聪,目为明,“注其耳目”就是“各用聪明”,那当然会产生摩擦。释德清在《老子道德经解》中就说得更明白了:“百姓皆注其耳目者,谓注目而视,倾耳而听,司其是非之昭昭。”可见这是百姓日常产生纷争的原因。老子刚讲了圣人收纳天下浑朴之心,但百姓由于“注其耳目”而不浑朴了,因此圣人就知道要做什么了,那就是让他们重返婴儿的纯真。老子又一次把婴儿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