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通释

第五十五章

字体:16+-

这一章,老子仍然从人间之德出发,继续仰望道。

在第五十章老子曾经说过,善于摄生的人,没有被大道列入死亡名单,因此犀牛、老虎、兵甲都伤害不了他。这是从死亡的边际线上来思考大道与生死的关系。现在,老子要把这个思考的边际线大大拉前,拉到生命的起点,然后告诉人们,含德深厚的人就像婴儿,虽柔弱却不可侵犯。他已经好几次以婴儿作比了,但每一次功用都不同。这一次,他主要是想表述这样一种看法:得道含德的人,能以初生之气把生命和合、点亮。

原文是——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婴儿的比喻,但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和”。后半部分,由“和”引出第二个概念“常”,接着是第三个概念“明”。因此,“和”、“常”、“明”,是三个理论重心。

“和”,在老子这里出现过几次,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阴阳调和,二是阴阳互冲而产生了一股新的气叫“和气”。我觉得这两种理解差不多,因而找出它们的共性,概括为“和合”。

“常”,含义很多,我根据《老子》的前后文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习惯含义,解释为“常性”。

“明”,解释更多了,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形容词,有的是动词。我从《老子》的行文揣测,取其动词功能,作“点亮”。

在这三个概念之后,出现了四个字叫“益生曰祥”,猛一看都是好字,其实不太好。“益生”是指“贪生”,而且是一种纵欲式的贪生。“祥”在这里是指“妖”。因此,“益生曰祥”的意思竟然是“纵欲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