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十六岁的、勉强算得上老人的人,做了一次不大的手术,不久即死于并发症。与他相识的活人去了死者的家,看到一张桌子,一个陈旧的打字机,墙上挂着三个女儿的照片,她们分别活在死者前妻的家里。地板上横陈着殁于死者鞋底的蟑螂,水池里,浸泡着未洗的碟子。
房间里的一切都弥散出一股“撸瑟儿”(loser)的味道,如同卡佛笔下的马辔头——
“那种套在你齿缝间坚硬而冰凉的东西,系有缰绳,有人将缰绳或左或右地一拉,你就得跟着转过头去。”
窘迫的生计问题一直就是这么对待耶茨的。在我根据文字描述的想象中,美国人耶茨的死与中国人王小波的死几乎完全相同——两人遗屋的陈设,一样的简陋无匹。耶茨的打字机里有未完成的书稿,王小波的586电脑里,《黑铁时代》尚未完结。两位故去的作家惊人的相似令人心悸。这一中一洋还有一点相同之处,都是在死后其作品才得到认可。比起来王二还是幸运的,耶茨被人遗忘了十几年,直到他的长篇《革命之路》拍成了电影,人们才想起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作家。
作为耶茨作品的受益者,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表示感谢时一定是心情复杂的。不惟中国,世界上很多作家的作品为人所知,偏偏是托了电影与明星的福。
在我的阅读生涯中,耶茨是最令我产生亲近感的作家。同为“撸瑟儿”大概是第一原因,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是咳嗽,是的,我也咳嗽。二战的经历送给耶茨的“礼物”之一就是肺结核,从此他没有停止过咳嗽,最后死于肺气肿,其中当然有吸烟的“功劳”。我们同有此好,甚至亡于肺气肿说不定也是我的归宿之一。
一个时常咳嗽的人多半是不快乐的,即使生活中存在喜悦,也会被突如其来的剧咳震碎、震跑。理查德·耶茨大概就是这样。菲茨杰拉德是耶茨的文学偶像,前者在作家中是著名的名利双收者。然而耶茨并没有复制偶像的成功,虽然他的《革命之路》被收入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成功的却是《革命之路》的“对手”,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相较后者的“莫比乌斯环式”时尚写法,耶茨的写作方式在他人看来太过陈旧,“喜新厌旧”一贯是文学评论界的固有脾性,跟大街上随便哪个好色之徒并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