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掩耳盗铃教育法:你马虎了

字体:16+-

有一天晚上,我儿子拿出卷子让我签字,我看了看,数学:92分。

我儿子考试已有日子没见过满分了。这次他一共错了三道题,错处都比较别致。

他从一年级起,所有的考试就几乎都有这种错误,比如,四条连线他连三条,写着写着写串了行;再比如,干脆有一道题没看见。到了三年级,各方面都开始往更深的层次学,学习解题方法时就错在计算部分,写起大作文就忘个标点、少个空格。不分科目,文理兼顾,相当公平。

他一直挺会自省:我马虎了。

这话是从家里帮我们辛苦带孩子的老人那里学的。每次当着他们的面我跟我儿子一起修改考试错误时,总有慈祥的声音响起:“又马虎了吧,呵呵,呵呵。”

其实我对满分这个事情看得比较透,毕竟当年我也不是什么优秀的学生。我特别相信基因,所以也没有规定他一定要得几个满分,但是这种比较匪夷所思的错误,我接受不了。

因为这总让我想起我自己。

“马虎”这个词,坊间的来历可以说相当不科学。

据说宋代时京城有个画家,作画跟所有的艺术家一样,颇为意识流,随心所欲,想到哪儿画到哪儿,不了解他的人看了就很糊涂。有一次他画了一个老虎脑袋,正好有人上门来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很随性地在虎头下画了马的身子。求画的人问他:“您这画的是马还是虎?”他跟人家说:“马马虎虎!”来人一听,心说蒙谁呢,就没要这幅画。画家一瞅可惜了,便将画挂在自己家的门厅里。画家的大儿子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这乃虎也;小儿子问他,他又很随机地说此为马也。

没过多久,大儿子外出打猎,看见远处奔跑着一匹四蹄腾空的骏“虎”,于是哥们儿激动地掏出弓来把它射死了,导致画家给人家马主人赔了不少钱。这还不算完,小儿子外出,远远看见一匹斑斓猛“马”,大花纹别提多好看了,于是冲过去按着马屁股就要往上骑,结果被“马”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烧了那幅画,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