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季节又到了,除了督促儿子赶紧突击假期作业,调整作息时间,还要考虑让孩子在这个学期学点什么。
其实在课外学习的问题上,我倒是趋向于“怎么也要学点什么”的观点,原因很单纯:首先我相信闯祸守恒定律,孩子旺盛的精力在外面不得发泄,就得在家里闯祸,这个家我得保住;其次,敏捷的头脑疏于使用,也是浪费资源——脑褶子不是越用越深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万一发现他真感兴趣的,也是他人生的收获呢。
除此之外,我真的别无他求。
上课外兴趣班的优良传统我小时候就有了,不同的是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东学西,我们那会儿至少要上了学。
我第一个课外兴趣班是在二年级时上的,学的是国画。
我记得我爸为选课这事儿很友好地征求过我的意见。
“儿子,你觉得你最擅长什么?”
“什么叫擅长?”
“就是做什么事特别牛、特别厉害。”
“我三条命通魂斗罗,通完能变五条命。”我态度诚恳。
他不友好地举起手废了我一命。
至于最终为什么要让我上国画班,我不得而知。我当时除了尿炕——我二年级时确实还在尿炕,这点天分倒不是人人都有——在褥子上遗留的尿渍能依稀见到些许泼墨山水奔放的气势,我没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展现出了画国画的天赋。
但我也没什么可反对的,除了玩,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在学习国画方面我颇有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认命,我甚至期待这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毕竟生活里可不是随时能摸着毛笔和墨汁的。
大家一拍即合后,我爸就带我去琉璃厂买学国画的家伙什儿。在充满淡淡墨香味道的文房四宝店里,我爸专心地干着他半年后非常后悔的事情,为我精心地挑选了文房四宝:几支粗细不同的毛笔、一瓶“一得阁”墨汁、一卷宣纸、一方小小的砚台。而我兴奋地看着这些名为狼毫的飞镖、黑黢黢的毒药、硬邦邦的金箍棒和压手的照妖镜,心中也是爱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