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确的关系,是各安其位

字体:16+-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意思是齐景公财力雄厚,马匹很多,但老百姓依然不喜欢他,不觉得他有什么可被称颂的。齐景公的形象在孔子眼里并不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被考证大约是在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

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过去“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个“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臣”“父”“子”与此相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

用一句话概括,叫“各安其位”。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关系就该遵照这个规则。很多读者经常苦恼地和我倾诉,说父母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对,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他们。我总会告诉他们,不要管父母的事,因为如果孩子去管自己的父母,这个家就会陷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家的秩序就错乱了。

如果孩子像批评一个小孩子一样去批评自己的父亲,父亲就会变得越来越弱。父亲会逐渐变得跟小孩子一样,想成为一个被照顾的对象,就会犯更多的错误。健康的家庭秩序是父亲有父亲的位置,孩子有孩子的位置。父亲应该是大的,孩子应该是小的。作为晚辈,我们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只要不生病,孩子就不要那么操心,不要总是去干涉父母的事。

孔子为什么要跟齐景公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已经失政了,出现了“田氏代齐”的端倪,即齐国的大权即将旁落在国君的家臣田氏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