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无原则守信是愚,过分恭敬是失礼

字体:16+-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段话的争论也有很多。如果随便看一段释义,你甚至都不知道这段话说的是什么。

比如:“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你能理解吗?

这段话听起来,我们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所以,这段话从历史上就有很多不同的争论。我觉得解释得最好的是李零先生,李零说,“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句话都是条件句。

条件句就是假设某种情况。

什么叫“信近于义”呢?一个人讲信用好不好?很好。中国古代有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一个叫尾生的人,约了人在桥下见面,可他等了很久,人都没来。当时没有电话,没有微信,后来河水涨潮了,他还在桥下等,最后抱着柱子被淹死了。他有信用吗?很有信用。

孔夫子逃难的时候,在宋国遇到了一群强盗。强盗要杀孔子,孔子说:“我是孔子,我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请放一条生路。”强盗想了想说:“既然你这么有名,我放你走,但是你不许跟别人说我们在这里,你发誓。”孔子说:“可以,我发誓不说。”

刚走没多远,遇到宋兵,孔子举报了强盗,强盗就被抓了。学生就跟孔子说:“老师,咱这样不地道吧,咱答应人家不说的。”

孔子说:“跟强盗不用讲信用。”

和强盗讲信用,那不就是傻吗?孟子说过一句特别有力度的话,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径,小人中也有“守信用”的。但是“惟义所在”,就是你做事符不符合大义,才是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