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没头没尾,因此有特别多不同的解释。
“夷狄”,指的是我们周围的少数民族。当然,当年的夷狄,如今都在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大家庭中。
孔子曾经修订《春秋》。虽然《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窥见华夏民族是如何经历千百年的流转、变迁,到后来团结成为一个大的国家的。在这个过程中,儒家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对于儒家文化的推崇,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历经千年一直团结在一起,没有像欧洲一样,分裂成一个一个小国家。
在华夏刚刚融合之时,吴王和越王的国家并不属于华夏的核心区域,华夏民族经常遭遇这些夷狄的侵扰。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虽然那些国家也有君王,但是还不如我们国家没有君王。这是第一种解释。
对此,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理解:夷狄虽然有国君,国君也在发号施令,但国家只是靠政体在运作;我们的国君虽然被架空了,但是至少我们有礼仪,足以让整个国家正常运行。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华夏民族礼乐的自信。即便我们的君王没有声音,没有实权,没有号召力,但只要礼乐在,华夏之邦就依然是一个文明的地方。
到了宋朝以后,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改变了。宋儒认为,连夷狄都有国君,而我们反倒没有。这种理解,代表着孔子对于夷狄的羡慕,对于自己的反思。
这两种解释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第二种是在宋朝以后出现的,这跟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当时的宋朝战争频繁,少数民族屡屡来犯,儒生们痛心疾首,呼吁君王将威严塑造起来,重新拥有华夏民族的号召力,于是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