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为什么和“紫色”过不去呢?依照周礼,国君应该穿大红色,红色是正色。紫和朱接近,容易让人误解为红色。就像乡愿和圣人,看起来很像,但本质不同。孔子不喜欢紫色,是因为“恶紫之夺朱也”。但据说齐桓公跟鲁桓公都喜欢穿紫色服饰。
“恶郑声之乱雅乐”:孔子说“放郑声,远佞人”,意思是要少听郑声,要远离那些品德不好的人。
音乐对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大案子,涉及的是死亡摇滚导致青少年自杀的问题。在死亡摇滚的背景声中,有出现超出人耳听力范畴的声波频率,那种暗示死亡的声音。这种声波藏身于音轨当中,虽然耳朵听不到,但据心理学家分析,能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可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孔子说别听郑乐,“郑声**”。“**”应该不是今天的意思,或许是郑声撩拨人心,抑或是郑声不遵行雅乐乐理。我们没听过,当然不知道郑声到底是怎样的。在我的想象中,郑声可能类似于今天那种有冲击力的音乐,“社会摇”的感觉,有别于美声或者民族音乐。“恶郑声之乱雅乐”,孔子认为好好的音乐被郑声给破坏了。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就是特别能说。为什么“远佞人”?“佞人”便是巧言令色之人,强于口舌,疏于务实,轻则蛊惑人心,重可祸国殃民。比如有的书倾向不好,靠内容可以讨好一些读者,虽然暂时繁荣图书行业,但这样的书多了,实际上会毁坏全民阅读的根基。
一些我不看好的书,居然被人奉为名著,我经常当众提出来,为此得罪了很多人。有的时候,我会收到留言,说“樊老师,能不能讲某某书”。我很尴尬,因为那书的内容被很多科学家证明是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