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义之与比: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字体:16+-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在有的版本里读作“敌”。我们遵循古代的读音,念“敌”是可以的。

“无适也”,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的;“无莫也”,也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义之与比”,是指要看它是否符合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天下发生的很多事,如政策变动、战争等,在进行评判时,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一切都要取决于事情本身是否符合义。

人们遇事,有时候会简单地划分自己的阵营,形成“部落效应”。《不妥协的谈判》这本书对“部落效应”进行了阐释,认为人与人之间大量的争执都来自你认为自己属于哪个部落,你要坚决捍卫自己所在部落的权利,要誓死坚守自己所在部落的立场,哪怕这个立场并不合理,你也不会退让。

当一个人选择了某个部落,一定要捍卫这个部落的权利时,就一定会用固有的立场和原则去评判是非对错。

但是孔子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判断一件事是对是错,要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义。符合义,在当下就是对的;不符合义,在当下就是错的。

孔子判断是非,是从义的角度,从大是大非的角度,而不是只考虑某一个利益集团的需求。比如在当时,不论是与“三桓”为伍,还是站在鲁公的阵营,或者是站在老百姓一边,只要一站队,就一定会产生部落效应,会出现绝对的对和错。但假如判断对错的核心是义,那么很多事就可以重新讨论、重新评估。

正因为如此,孔子认为很多事不是一定可以的,也不是一定不可以的。孔子用这样的原则来面对天下事,比如君王的更替、国家的政策。

这句话对孟子有很大的影响。有人曾经问孟子:“武王伐纣难道不是反叛吗?”孟子回答:“我只听说是诛了一独夫。”在孟子看来,武王伐纣不是叛乱,而是杀了一个残暴无道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