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我们前面讲过,李白非常崇拜孟浩然,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是这样一个朋友要走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在武昌。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离开。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的是春天群莺乱飞、杂花生树这样美好的景象。
“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站在黄鹤楼上,宽阔的江面上不会只有一条船,但是他眼里只有一只漂**的小舟。他自始至终盯着的,只是孟浩然所在的那条船。
后来不光是孤帆消失了,帆在水面上的影子也消失了。在天尽头,在水天相交之际,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要看到看不见为止。
《诗经》中有一首《邶风·燕燕》,也是一首送别的诗,里面有一句“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我在这里远眺,一直看到看不到你的身影为止。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我就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李白这句诗是从这里化出来的。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很动人。唐汝询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诗解》)诗人的思念就好像眼前的江水一样悠长。吴烶说:“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唐诗选胜直解》)在看不到的地方,心还在继续往前走。
他们的解释都很好。
但是我想李白最后一句里的孤独,其实超出了送别情境中那种具体的孤独。读到最后一句我们会发现,只有江水,留给李白的只有永不停息的江水。
李白写的是空。这个空不是事实层面的空。江上船只来来往往,现在未必是空无一物。他的空,是经过过滤的,是心境上的空。他写此外别无他物,只有江水在流。他也是在写心情,心里空空****。他把失落具象化,具象为宽阔平静的江面,具象为高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