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引导式提问

“引导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字体:16+-

只要能引出“素材”,谁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我的工作是把采访内容写成文章,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写作”,但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接受编辑约稿,准备写一本“与写作相关的书”,即后来出版的《以写为生 专业文章论》(三岛社)时,才有了机会把相关想法整理成文字。

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也是位自由职业者,同时为其他出版社的杂志撰稿。在我偶然受邀,跟他一起为某杂志撰稿时,他对我说:

“上阪先生写的报道跟我写的太不一样了。我想弄清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在那本与“写作”有关的书中,我也提到,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写作才从事这份工作的。幼年时期还很不擅长甚至很讨厌写东西。

话虽如此,如今的我却以写作为生,这可谓人生的奇妙之处。在此期间,我注意到一件事。

我不擅长写文章,也没什么写作技巧。难不成,所谓的区别在于“写出的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文章的内容。后来我称之为“素材”。无论文笔多好,如果“素材”无聊,文章也不会太有趣。

反过来,哪怕文笔粗糙,只要“素材”有趣,大部分还是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那么,写报道的时候,该如何整理“素材”呢,一般来说,是通过采访时的交流。如果不能用问题引出好的“素材”,就写不出有趣的报道。

因此,只是从采访对象口中问出对方说过千百遍、稀松平常的答案,在我看来是不合格的。

“欸,那个人还说过这种话啊。”

“说得真好。”

“那人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啊。”

只有获得这样的读者反馈,报道才称得上有意义。然而,有趣的素材不会在你静静聆听时自动出现。

只要能引出话题,就能深入理解对方

我为什么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为了写那本书,我不断深入思考,终于发现了原因——我的采访并非只是单纯的“提问”与“倾听”,还在有意识地“引导”对方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