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引导式提问

过于具体的问题太多,对话就无法展开

字体:16+-

抽象的问题更容易回答

前一节列举了采访社长时的几个问题,很多人看了以后觉得过于抽象。

“您刚进入这家公司时,是抱着什么想法开始工作的?”

“那时候能有所作为,是出于什么原因?”

“您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成了领导?”

“身为管理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实我是刻意准备了略微抽象的问题抛给对方。

在采访的导入阶段,提出的问题大都以事实为依据,但随着交流的深入,需要把话题转向抽象问题,比如经验塑造的事业观等。

原因之一,是抽象问题更易回答,也有很多答法。答案不受限,才有延伸的可能。说不定就能听到意想不到的回答。这样也方便进入下个问题,更利于引出有趣的回答。

与抽象问题相对的,是过于具体的问题。

比如:

“您刚进入这家公司时,被分配到了茨城工厂,但据说突然就加入了获得社长奖的那个项目,是这样吗?”

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答案就很局限了。如果采访者只想问与这个项目有关的内容,倒也无妨,否则明明有其他更有趣的话题,为何偏偏选择这种问题。

因为这种问题,对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这样一来,对话就无法持续。可见,过于具体的问题,很可能在“是”或“不是”的地方结束。

当然,问到了茨城项目也不要紧,但明明有很多选择,没必要非问这个不可。

首先要找一个抽象的、可以延伸的问题作为“主干问题”。接下来的“分支问题”,可以把茨城项目作为关键词。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在“是”或“不是”的地方结束,还可以就茨城项目进一步提问。

只让对方答“是”或“不是”,沟通容易僵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前充分调查和了解对方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准备好“分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