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民历史

静静的团泊洼

字体:16+-

文 / 吴梦

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的秋天,当时的文化部系统属于砸烂单位,“一锅端”地去了“五七”干校。而上高中的姐姐早已插队去了内蒙古,我便随父母一起,开始了干校生涯。

文化部的干校分成了两块:一块大的,在湖北咸宁,连家属有两万多人;另一块较小,千把人,经河北的官厅,最后抵达了诗人郭小川描述过的团泊洼,我随父母去的就是这个地方。

“诗”与“歌”

干校第一次“收获”,亩产九十斤(当地平均亩产四百斤),学员们大肆庆祝:包饺子,会餐。干校里诗人不少,有写古体诗的,不到十行下来,竟有半数以上的字我不认识,旁人解释半天也不甚了了;还有写马(雅科夫斯基)体诗的:一行里,要么没几个字,要么长得顶了纸边还拐一个小弯。一位《诗刊》的编辑大唱丰收赞歌,给人深刻印象。第二年,干校的麦田亩产勉强过百,该编辑更作诗唱“大丰收”,后来人们都称其为“丰收诗人”。

干校的学员都住在本地老乡家里,小孩子则在当地的农村小学借读。农村小学本是没有音乐课的。一日,大队书记突然心血**:干校是文化部的,何不向他们求援音乐老师?整个干校都是来受再教育的,贫下中农之求焉有不应之理?干校便赶快给村里的小学派了一位音乐老师,是写历史歌曲《坐牢算什么》的音乐家舒模,当时也有六十多岁了。

那时已是无歌不黑,也没个课本,舒老先生只好教唱毛主席语录歌。印象最深的一首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那首歌的歌词只此两句,车轱辘话来回转。但舒老师教得十分投入,又是挥手打拍子,又是绷着脖子较劲,以不同的曲调高低,节奏力度来回不断地诠释那两句词。结尾时,“谁能敌”本应是很干脆的,可当地口音总要在结尾的句子上加一个“呀”字。为了纠正这个“呀”字,舒老师不知带我们唱了多少遍的“谁能敌”。从此,孩子们就给舒模起了个外号“谁能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