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

谨听

字体:16+-

从前,大禹在洗头时,常常三次停下来握住自己散落的头发;在吃饭时,也是三次站起来。这是因为他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非常尊重,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当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不足时,他就不会与外界争强好胜了。他会以愉快、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一切,让别人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他会顺其自然地引导别人,让他们自己说出他们的观点。然而,亡国的君主却恰恰相反,他们自以为很聪明,而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别人,那些进言的人就不会全力以赴地提出他们的看法,而听众也会因为自满而得不到真正的教益。即使他们拥有了整个天下,又有什么用呢?这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混乱中寻找安定,在毁灭中寻找成功,在危险中寻找安宁一样困难。因此,殷朝和周朝都灭亡了,比干也死了,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违背了这些原则,而不能成就大事。所以,作为君主,他们的性格中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猜疑,而且往往对自己不疑的人和事却过于自信;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能够保持谨慎,但对自己已经了解的事情却过于自信。因此,即使对自己不疑的事情,即使对自己已经了解的事情,也必须用法律来审查,用量度来衡量,用事实来验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是非不分,举措失误。

尧是如何得到贤士舜并试用他的呢?舜又是如何得到贤士禹并试用他的呢?他们只是通过听闻来了解他们而已。而这种通过听闻来了解人的方法,正是反映了人的本性和生命的真实情况。然而,现在那些迷惑的人,他们既不懂得反映人的本性和生命的真实情况,也不懂得观察五帝三王是如何成功的。那么,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不行呢?他们怎么知道自己赶不上别人呢?最高明的人是能够自知之明的人,其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如果不知道就问问题,如果不会做就学习。《周箴》说:“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德行就不会衰老。”学习贤人的知识和经验,向贤人请教问题,这正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昌盛的原因。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那么他就会成为各种祸害的根源。名声不是凭空而立的,功业不是自然而然就能成就的,国家也不是凭空而存在的,它们都必须有贤人的辅佐。贤人的道路是深奥难懂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微妙难见的。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贤人而不尊敬他们,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内心对他们保持警惕;如果我们不保持警惕,那么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就不会深入;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贤人的言论和行为,那么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不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