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

报更

字体:16+-

虽然一个国家很小,但如果它的粮食足够养活天下的贤能之士,车辆足够承载他们,财富足够以礼相待,那么这个国家就能与天下的贤者为伍。这正是文王之所以能够称王的原因。现在,虽然我们还没有称王,但如果能以此为目标来安定国家,不也是很容易的吗?赵宣孟之所以能够免遭危难,周昭文君之所以能够显耀于世,孟尝君之所以能够击退荆国的军队,都是因为他们遵循了这个道理。古代那些立下大功、名扬四海、安定国家、保全自身的人,他们成功的途径无他,必定是因为遵循了这个道理。对于有才能的人,我们不能以骄傲和放纵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否则就会失去他们。

以前,赵宣孟将要上朝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个饿倒的人,他停下来为这个人提供食物。这个人告诉他,自己是一个在绛地做官的人,因为回家后粮食断绝,又不愿意乞讨或偷盗,所以才会饿成这样。赵宣孟给了他一些肉干,但他却不敢吃,说要留给自己的老母亲。赵宣孟很感动,又给了他更多的肉干和钱,然后才离开。两年后,晋灵公想要杀死赵宣孟,但有一个士兵却反过来为赵宣孟抵挡追杀,最后还因此而死。这个士兵就是当初赵宣孟救下的那个饿倒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只是对一个普通人施以小恩小惠,也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因此,《诗经》上说:“武士英勇无畏,他们是公侯的护卫。”又说:“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因此得以安宁。”作为君主,怎么能不重视人才呢?人才虽然难以识别,但只有通过广泛搜罗才能发现他们。只要广泛搜罗,人才就无处藏身了。

张仪是魏国的残余公子,他打算到秦国去游说,途中经过东周。有人向昭文君推荐他,说:“魏国人张仪是个有才能的人,他打算到秦国去游说,希望您能对他以礼相待。”昭文君接见了张仪,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留住您。但您既然要去游说,也未必能够得到秦王的赏识。如果您得不到赏识,就请为我的国家回来一次吧。我的国家虽然小,但我愿意与您共同治理它。”张仪非常感激,向昭文君行了再拜之礼。张仪离开时,昭文君又送给他一些路费。张仪到了秦国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并被任命为相国。他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得上昭文君的。周国虽然只是一个千乘之国,但它的声望却超过了万乘之国。这是因为秦惠王把张仪当作老师来尊重的缘故。在逢泽之会上,魏王曾为张仪驾过车,韩王也曾担任过他的副手。张仪的名声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这都是因为张仪的力量所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