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这段话可谓毛泽东对明代历史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
酷爱历史的毛泽东通读过《二十四史》,对历朝历代的兴衰治乱、文治武功皆有研究和品评。但毛泽东读史又并非平均用力,而是将通读与精读、博览与深研相结合。在《二十四史》中,《明史》是毛泽东圈点最多、体悟最深的史书。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织人员纂修《明史》。《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明史》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一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明朝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兴衰治乱的轨迹在《明史》中历历可见。在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父子励精图治,奠定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基业。之后也有所谓的“仁宣之治”,但实则在守成中渐渐消磨了进取的斗志。到嘉靖当政,初期尚有振作之象,不久便朝政紊乱,乱象环生。万历初期的张居正改革犹如回光返照,过后就江河日下,病入膏肓。
明朝有许多昏庸的皇帝:有醉心修道的朱厚熜,有几十年不见朝臣的明神宗朱翊钧,有热衷于干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明朝亡国之君朱由检在内忧外患中走投无路,最后以发覆面,吊死煤山,以示“无面目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