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

深入研究

字体:16+-

佛学研究中心

那烂陀寺住持派四名高僧前来迎接,玄奘跟着他们走了大约一百里,终于来到了那烂陀寺。“那烂陀”本义为“施无厌”。

传说那烂陀寺的南面有个芒果林,林中有个水池,池中有条名叫那烂陀的龙,因寺庙建在这个水池旁,就以此为名。释迦牟尼涅槃以后,连续六代的摩揭陀国王都在此兴建寺庙,最后在外围砌成一道大砖墙,把所有寺庙围起来,成为大伽蓝。伽蓝设有一座总门,内部分成八院,各院均拥有自己的庭园。整个建筑看来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园中景致很美,有树木,有流水,围墙外是芒果林,规模宏大,建筑美轮美奂,印度数以万计的伽蓝无一可以比拟。

那烂陀寺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佛教大学,以大乘佛典为主,兼有小乘佛教的课程,寺中僧侣在一万人左右。此外佛教经典之外,僧人们还兼修《吠陀》古典经文及因明学、声明学、医药以及数学等课程。

当时摩揭陀国的统治者就是曲女城的戒日王,戒日王大力支持佛教,所以那烂陀寺的经费来源稳定,戒日王曾下令以一百邑,也就是两万户人家为那烂陀的封邑,这两万户人家每天进奉的米、乳酪和牛奶多达几百石。

生活条件丰裕,僧侣们就可以专心研读,所以那烂陀从四五世纪以来就是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培养出了大批大师,例如掀起印度空宗、有宗大辩论的清辩论师与护法论师,以及护法之传人戒贤大师、智光大师。

寺内的高僧大德都能严守戒律,自兴建七百多年以来,还不曾发生过违犯寺规之事,这是寺内僧侣最感骄傲的一点。那烂陀的寺规严格,第一原则就是绝对不准僧侣们有任何藏私,每个人住的僧房都只装一扇很高的门,没有门帘,相互间可以看得很清楚。一旦有事,就集合全体上万僧侣一起讨论,场面很是壮观。据说遇有重大事件,需要僧侣一一表决,只要一人不赞同,则事不得成。管钱粮的,哪怕是私取半升之粟,就会被毫不留情地逐出寺院。那烂陀寺僧侣不受政府管理,一般人民必须入王籍,僧侣则不列入,犯寺规的人要交由僧众大会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