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刀史评杂论

第二十五 弭兵之会

字体:16+-

飞刀史评杂论 春秋篇 第二十五 弭兵之会

邲之战后,晋国霸业衰落,楚国借战胜之勇,夺取了中原大部地区的控制权,为稳定其新得霸权,楚王文武并用,在增加军事影响力的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大力拉拢齐国以扼制晋国,企图通过楚、齐联盟彻底取代晋国一家独霸的中原格局。晋景公深知齐国在中原诸国中的地位,齐若与楚结盟,必然对晋构成致命威胁,故急派使臣其与齐通好。然而,齐顷公【1】见晋国日衰,对晋使大有轻慢之意,直接导致晋齐关系恶化。周定王十六年,齐国联合楚军南下攻打鲁国,继而击溃卫国的援军,面对齐国的强大攻势,鲁、卫两国只得告急于晋。晋景公为阻止齐楚合流,复兴霸业,命中军元帅郤克【2】率战车八百乘,会同鲁、卫、曹诸**队进击滞留在卫的齐军主力,并于鞍地大败齐军。晋军乘胜追击,一度攻至齐都临淄之郊。齐顷公被迫遣使求和,复服于晋。

在晋国破齐之后,晋楚两国的霸主之争日趋激烈。周简王十年,楚国进攻位于中原要冲的郑卫二国,迫使郑国再度叛晋从楚。次年,晋厉公【3】感觉时机成熟,决定与楚再决中原,遂奖率三军南下攻郑。楚共王【4】得悉,亦亲率楚军救郑,两军战于郑地鄢陵。楚共王为抢在齐、鲁、宋、卫诸国援晋部队到达之前,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故挑选一个古代最忌用兵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在黎明之前利用大雾之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阵。晋军营前多有泥沼,不便兵车机动,处境十分不利。晋厉公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心与楚一战,并采纳众将之谋,于自家营内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敌。此举既解决了出营布阵的困难,又可隐蔽自身的部署,可谓一举两得。随后,厉公又在楚旧臣苗责皇【5】的陪同下,亲观楚军阵势。针对楚军精锐惯于集中于中军的特点,苗责皇建议:分晋军中军精锐加强两翼,先攻破楚军薄弱的左右军,尔后集中力量围歼其中军主力。历公依此计,命晋军先发制人,主动开营出击,沿泥沼两侧迂回前进。楚共王见晋厉公所在中军兵力薄弱,故率王族亲兵冲击晋国中军。此时,晋国中军乘势后撤,尽量避免与楚军接触,反陷楚军于被动,无法支援两翼。最终,晋左右两军打破楚军两翼,并对楚军中军形成合围。楚军见状,阵势大乱,只得突围而出,伤亡惨重,被迫收兵遁去,此战史称“鄢陵之战”。